人工智慧科技基金会:超过半数企业已使用生成式 AI,且企业 AI 化指数差异逐步加大

生成式AI轰轰烈烈点燃全球产业投入 AI 一年多後,究竟对台湾产业带来哪些变化影响?财团法人人工智慧科技基金会(​​AIF)今公布「2023 台湾产业 AI 化大调查」结果,显示虽有过半企业已开始使用

生成式AI轰轰烈烈点燃全球产业投入 AI 一年多後,究竟对台湾产业带来哪些变化影响?财团法人人工智慧科技基金会(​​AIF)今公布「2023 台湾产业 AI 化大调查」结果,显示虽有过半企业已开始使用 AI,但仅三成接续开启新 AI 专案规划;同时,台湾企业 AI 化指数的差异正在逐步加大。深入分析後更发现,若企业想发展出新服务或对营运产生影响甚至开创新一波发展,使用生成式 AI 只是起点,必须对 AI 有更深入的认识,才能够创造新价值。

「台湾产业 AI 化大调查」是以企业为单位所进行的 AI 应用能力评估。参考国际相关文献及分类建议,将 AI 应用能力分为经营策略、人才培育及技术应用等三大面向,再将分数加总平均。依据分数不同分为四个群组,并针对每个群组提供导入 AI 的建议方案。期望协助企业快速理解自身所在位置,并对标整体产业落点,了解如何使用 AI 技术协助营运,或进行企业转型。在生成式 AI(AIGC)热潮来袭一年多後,台湾产业的 AI 应用究竟产生哪些变化?面对什麽样的挑战?是本年度调查重点。

超过半数企业已使用生成式 AI 工具,懂 AI 的企业更会用

人工智慧科技基金会指出,比较历年调查可以看出,生成式 AI 工具降低了 AI 的使用门槛,且已有超过半数企业(54.2%)内部已开始导入公司营运流程或个人/部门内使用。其中,企业多半使用现成工具(如 ChatGPT、Midjourney、Bing);而有些企业也会串连生成式 AI 服务商所提供的 API,开发自家专属服务;或开发自己的生成式 AI 模型(含fine-tuning)。

进一步分析企业在生成式 AI 使用程度与 AI 化指数的关系,可以发现使用程度越深入的企业,AI 化指数越高。亦即,若企业想发展出新服务或对营运产生影响甚至开创新一波发展,生成式 AI 只是起点,必须对於 AI 有更深入的认识,才能够创造新价值。

图一:企业使用生成式 AI 工具现况(图片来源:人工智慧科技基金会)

台湾企业 AI 化指数的差异正在逐步加大

整体而言,2023 年整体产业 AI 化指数表现仍然偏低,仅 35.7 分,略低於 2022 年 39.3 分;且经营、人才与技术面三大层面的指数皆落在 30~40 分,显示经营、人才与技术的 AI 化均明显不足。

此次调查依据 AI 指数进行 AI 化发展阶段的分群,发现整体七成企业属於 AI 化前期阶段: “Unknowing AI” 阶段(45.5%)、 “Conscious AI”阶段(24.9%)。比较两年结果发现,2023 年产业 AI 指数比 2022 年略为下降,受访企业中属 “Unknowing AI” 阶段的比例较 2022 年小幅度增加了3.4%;Scaling AI 则略为下降 3.6%,从群组分数来看,整体表现似乎差异不大。但检视企业的 AI 指数结果却发现,最低分数从 2022 年的 8.6 分降至 2.8 分,最高与最低分的差距从 86.7 分拉大至 90.5 分,显示台湾企业 AI 化指数的差异正在逐步加大,是否会强者愈强、弱者愈弱,是明年度调查值得关注的重点。

(图片来源:人工智慧科技基金会)
(图片来源:人工智慧科技基金会)

人工智慧科技基金会提醒,本次调查中也发现,企业对於 AI 的风险掌握能力明显不足,也是企业自评分数最低(43.6分)的项目。然而,随着生成式 AI 的爆炸性发展,各国近来皆透过规范方针或原则,极力规范 AI 的发展及应用,许多 AI 发展领先的企业,已开始注意到相关影响及 AI 可能带来的风险,并开始回头检视过往使用的 AI 范畴以及应用层面,这都是台湾企业未来一、二年需要特别关注的地方。

人工智慧科技基金会执行长温怡玲表示,AI 导入与应用是台湾产业转型势必面对的课题,2022 年底生成式 AI 面世之後,或可称为第二波产业 AI 化,在技术与应用上有极大的改变。这一波 AI 热潮也让全球对於 AI 的思考从「成本」「投资」延伸到「风险」,意即,AI 绝不能只停留在技术采用的考虑,必须从营运策略与企业治理的高度重新定义及定位。对於企业、产业与政府而言,无一例外。

温怡玲说,「台湾产业 AI 化大调查」是财团法人人工智慧科技基金会(AIF)每年的重点工作,藉由长期持续的累积,深入描绘台湾产业导入 AI 的实际样貌。基金会自 2018 年初成立、2019 年进行第一次调查,到今年是第四次进行调查。虽然累积了一些调查数据,但仍只是台湾产业 AI 化的基础,希望在众声喧哗的 AI 时代,做为各界观察环境变化时的出发点。後续调查将长期持续进行,更欢迎每一家企业进入调查官网(https://aif.tw/event/ai-research/)填写问卷,将可获得企业的专属报告与 AI 导入建议,并能够成为提供政策建言的重要来源。

「2023 台湾产业 AI 化大调查」关键要点:

企业数位化程度缓慢,且未能进一步应用资料

虽然超过八成企业已将营运相关资料电子化,仅有一成左右(13.5%)企业资料尚未电子化;但只有三成企业能再进一步整合不同资讯系统;若要再进一步串流内外部资料分析,以加速商业决策判断的企业也仅约一成。生成式 AI 工具的使用,虽然加速企业使用 AI;看似增加企业内部资料整理动机,但对数位化程度并无产生明显影响。

近四成企业仍在观望如何使用人工智慧

相较 2022 年,不了解或尚在评估 AI 技术的企业比例稍低,但近四成(37.2%)企业仍在观望,又以制造业/政府/其他产业的 AI 导入程度最低,六成(60.5%)仍未采用 AI 技术。生成式 AI 工具的出现,使得企业更愿意尝试使用 AI。但後续是否能对企业经营或是决策流程带来改变,仍需观察。

企业员工对 AI 的理解程度仍偏低

以人才层面来看,2023 年整体企业员工对 AI 的理解程度仅 44 分,仍然偏低,其中以 ICT 产业指数较高(49.8分),但与 2022 年相较,指数并无提升。其余产业认为「低於 25%员工具备足够 AI 基本知识」的企业比例略下降,较上年度更为乐观。但有七成以上的制造业/政府机关/其他企业认为,内部具备足够 AI 基本知识的员工不到 25%。

AI导入三大挑战:数据、AI 认知与组织文化

统计曾应用 AI 技术的 204 家企业(约占总数62.7%),执行团队在 AI 导入过程中,主要遇到的三大挑战为「数据资料不足或散落在各部门难以整合」,其次则是「领导阶层对於 AI 认知不足」与「公司内部资源调用权限有限」。

关於「2023 台湾产业 AI 化大调查」

「2023 台湾产业 AI 化大调查」由人工智慧科技基金会携手天下实验室、台湾人工智慧晶片联盟、台湾人工智慧协会、AI 大联盟、星医美学集团及电通行销集团等多家企业合作,邀请不同产业透过问卷填写,深入检视自身企业 AI 推动成果与数位化状况。调查於 2023 年 11 月 30 日~2024 年 1 月 9 日进行,首波调查企业总数为 325 家,调查对象为了解公司应用 AI 情形之企业代表,如部门主管或专员。除调查结果外,AIF 後续将发布相关研究洞察报告,并邀请具代表性的企业分享导入 AI 经验。

* 本次调查之摘要报告已可於「台湾产业 AI 化大调查」网站下载:

企业可於网站下载「2023 台湾产业 AI 化大调查」报告,掌握这波热潮下产业对生成式 AI 的真实应用状况;亦可透过线上测验实际测试自家企业的 AI 化阶段,并获得专属报告。(详细产业专家分析,将於「2024 AI EXPO」完整公开,敬请期待。相关讯息将同步更新於人工智慧科技基金会官方网站:https://aif.tw/ )

红海pro怎么用

0 0 投票数
Article Rating
订阅评论
提醒
guest
0 Comments
内联反馈
查看所有评论
0
希望看到您的想法,请您发表评论x